淮剧进校园
——南师盐实“地方文化综合学习课程”一瞥
10月9日晚,南师大盐城实验学校艺术楼演艺大厅,初中部学生正在聆听盐城市淮剧团导演、副教授陈晓鸥老师的“淮剧艺术讲座”。
这是南师大盐城实验学校“戏曲进校园”课程小组新开发的“地方文化综合学习特色课程”。 把淮剧艺术列入学校艺术教育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情怀,对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操,都具有深远意义。

淮剧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原称江淮戏,起源于清代中期,由江苏盐阜一带流行家民号子、栽秧调、田歌雷雷腔发展起来的说唱形式门叹词,后来受到徽剧、京剧的影响,在表演、唱腔和剧目等方面逐渐丰富,由单个的民歌俗曲进化为较为复杂的说唱艺术,形成淮剧。淮剧历史悠久,是盐城人民喜闻乐见的地方戏曲。


陈晓鸥老师的讲座采取知识链接、穿插表演、即兴演唱、师生互动等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老师讲得眉飞色舞,学生听得兴致盎然。大厅里不时爆发热烈的掌声。
在讲解淮剧语言的时候,陈老师通过唱淮剧戏词的方式给学生展示淮剧魅力。与盐城方言相似的戏音一出,学生的兴致立刻就上来了,纷纷热烈讨论起来。不少学生记下了上千字的课堂笔记。初二10班蓝琪钰说:“淮剧虽然是盐城地方戏,但我却知道得很少,今天听了老师的讲座,真是长知识了。”

让孩子们特别兴奋的是,跟他们年纪差不多的大哥哥大姐姐表演的淮剧选段《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看着台上的演员明媚善睐,清音婉转,台下的学生也跃跃欲试,跟着学唱起来。这不,演员表演刚结束,初一(7)班的倪静知同学便跃上台去请老师指导京剧。原来小姑娘从小跟着祖父祖母学唱京剧,是京剧的小戏迷呢。
在陈晓鸥教授的激励和指导下,倪静知气发丹田,亮开嗓子演唱了《精忠报国》的前奏,同学们为她的勇气与豪情所感染,报以热烈的掌声。
讲座结束以后,老师让倪静知说一说参加活动的感悟,这位小姑娘似乎胸有成竹地侃侃而谈:“戏曲艺术是中华民族的国粹,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传承,我很希望做一个传承人。如果学校有戏曲社团,我会第一个报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