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盐城实验学校-校园新闻
教育培训
教师成长 教育培训
2024-04-19 10:59 教师发展中心 浏览:159

聚焦课堂 引领成长

3月25日下午,杨万扣名师工作室在南师大盐城实验学校开展第22次主题教学研讨活动。


杨万扣老师是盐城市高中语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杨万扣名师工作室在盐城市教育界影响广泛。工作室建设总目标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学科育人”教学理念,以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为引领,以名师工作室团队为平台,以“学习任务群”设计实施为焦点,以“做任务群学习的适切支持者”为追求,致力高中语文课程实施与课堂教学改革创新实践,构建“三新”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关键能力发展共同体,打造在市内外具有广泛影响、能够发挥引领辐射作用的盐城高语骨干教师群体。工作室目前共有来自市内高中的29名学员。工作室三年建设的专题是:做任务群学习的适切支持者——“三新”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关键能力发展共同体建构。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中的有效学习支持。共分为四个部分:课堂观摩、评课研讨、微课讲座和活动小结。

我校孙延婷老师和北师盐附杨蔚老师在活动中进行了课堂展示。

孙老师的课题是《在城市的记忆中吟唱——兼赏<望海潮><扬州慢>》。教者以任务群学习活动组织课堂教学,通过对《望海潮》《扬州慢》两首词的对比品读,引导学生练习写作文学短评。首先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尝试写作文学短评并说明自己的短评思路,接着设置四个活动,分别从内容、情感、手法等方面对比分析两首词,为学生撰写文学短评提供选题方向,最后让学生转变身份,以杂志编辑的身份根据评价量表进行互评,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对文学短评进行升格,结合评价结果,展示成果。

孙老师的课堂展示受到与会专家老师的好评。


大冈中学成坚老师认为,孙老师的课任务设置有梯度,评价维度有效果,学生课堂有收获,在任务设置上植根词作,深挖开去,又兼顾学生的认知特点。

南师盐实陈慧慧老师认为,孙老师的课高度契合主题且有三大亮点:第一,以创新设计教学,读写目标明确。抓住文学短评这一切入点,环节简洁明了。第二抓纲目整合群文,读写资源丰富。高中语文提倡学习任务群教学,以情境任务来整合单元教学,突出同整性,突破单篇阅读的分离,让学生在自主的语文实践中,学会学习建构语文素养。第三,借反思促进提高,写成为读的积极反馈。这节课的设计给了学生很大的自由度,问题导向使学生能够充分讨论,课堂最后的反思评价环节更是最大程度地发挥了学生的能动性。

盐都区教师发展中心研训员严春红作了题为《适切:任务群学习支持的效度考量》的微讲座。她强调学习任务群对语文课程改革要符合两大目标:一是变革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不是单篇课文或是语文要素知识点的呈现,而是一个个任务群的呈现;二是变革语文课堂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由学生实践活动构成,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由知识中心转变为活动中心。

盐城市高中语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市教科院杨万扣主任对本次主题研讨活动作总结。杨主任先肯定了工作室成员在过去的一年中的飞速成长。然后,杨主任分析了本次活动主题“‘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中的有效学习支持”的内涵,强调研讨重心是“学习支持”,即课堂教学要重在对学生的学习提供适切有效的支持。接着又具体分析了好的课堂设计与实施则需要考虑到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学习路径方式的支持;二是学习资源的支持;三是学习过程的支持;四是学习成果的支持;五是学习环境的支持。最后希望工作室各位成员能够继续学习与成长,继续创新与应用,继续探索与实践,促进业务成长。

我校高中语文教研组老师全程参与了主题研讨活动。教研组长周元恩老师表示,名师工作室到我校开展活动,是对我校高中语文教学教研的有力拉动。他说,名师工作室研究重点突出,不搞花架子,以“学习任务群设计”为突破点,聚焦课堂,抓住了质量提升的“牛鼻子”,这样的研讨非常有利于引领青年教师专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