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2018级初中优秀学生王晨蕴
《成长》第151期
懂得感恩的孩子
个子长高了一点,知识增长了很多,三年时间倏忽而过,脸上的稚气依然未褪,王晨蕴初中就毕业了。用他自己的话说,三年时间真是好快啊!

毕业典礼那天,王晨蕴内心思绪万千,这个满脸稚气的孩子写下这样的“成熟”话:“2018年暑假,我怀揣着梦想,踏上了南师盐实的求学之路。转瞬间已是2021年,回首这三年,有过痛苦,有过欢乐,有过灰暗,也有过高光时刻,但让我收获最多的是感动和感恩……”
读到这里,你的心里会不会怦然一震?且不说三年中他数次获得各种奖励,且不说中考他“被屏蔽”的高分,但是“让我收获最多的是感动和感恩”这句话,就让我们读到这个孩子的纯净心灵和无限前程。
我们教育(家庭教育或学校教育)出来的孩子如果不懂得感恩,无论成绩多么优秀,都是教育的失败。

毕业典礼那天,王晨蕴望着厚生楼前清澈的河水,想起了一件往事:
初一的时候,王晨蕴一段时间因成绩停滞不前而懊恼。班主任瞿祝兰老师号准了他的“心病”:那是因为有一个同学每次考试的成绩总是“压他”几十分。瞿老师没有批评他,只是让他去读读艺术楼上的名人名言。王晨蕴连奔带跑过去,看到墙上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他很快就记下了,回去背给老师听。瞿老师进一步开导他:“我们读书为了什么,难道就是一时分数的高低,这样你就被击溃了吗?”这件事让王晨蕴记忆深刻,毕业前夕,他依然记得“班主任温暖的微笑和含着赞许的目光”。他后来在日记中写道:“我对读书理解太肤浅,是老师及时点醒了我,我感受到自己又成长了一点……。”

提起王晨蕴,瞿老师的“护犊”之情也是溢于言表,她讲了这样一个细节:文言文是王晨蕴的弱项,只要老师讲到文言文翻译时,他总是第一个举手要求给他锻炼的机会……
真实内秀的孩子
初中毕业时,班主任要求写一写在南师盐实求学三年中感受最深的故事。王晨蕴没有写他多次获得学校“卓越奖”的兴奋,没有写学校宣传栏多次展览他的优秀事迹的高光,他记录的是这些故事:
军训总结时,我们用汗水和意志练就的整齐步伐与标准军姿向学校和家长交出了第一份答卷。“会操结束!”一声令下,所有人的帽子飞向天空,像舞动的精灵。我们雀跃地抱在一起,苦和累都消失得无影无踪……

校园文化科技艺术节来了,“阿拉丁与神灯”英语舞台剧中,我饰演阿拉丁。夸张的演技,诙谐的语句,引起台下阵阵笑声。我很高兴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快乐,哪怕事后他们善意的“嘲笑”。尤其值得骄傲的是我还领舞“致敬MJ”,华丽的舞步,激昂的律动,绚丽的灯光,当音乐归于沉寂,追光灯打在我的身上。我手持礼帽,按在左胸前,控制住要破空而出,剧烈跳动的心,即使弯着腰,也能感受台下潮水般的掌声和欢呼声……

他写到开学典礼记住了校长讲的话:“单纯的成绩不是我们的目标,让同学们在愉悦中全面发展是我们共同的愿望。”
他写到研学旅行,写到青春仪式,写到学校运动会,写到中考期间学校在交通、餐食方面体贴入微的安排;文具、准考证细致入微的检查;中考必胜门、高(糕)棕(中)、金榜题名手环的设计……

这是一个真实内秀的孩子,他记住了成长过程中每一点感动,就像《真心英雄》中所唱的那样:把握生命的每一份感动,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让真心的话和开心的泪,在你我的心里流动……

善解人意的孩子
在家里,王晨蕴被父母昵称为“王小胖”。让父母开心的是,“王小胖”很勤快。
爸爸下班一回家就把自己扔到沙发上。“回来就知道躺在这玩手机,也不知道把地拖一下!”妈妈两手粘着洗衣液的泡沫,抱怨地对爸爸说。爸爸懒洋洋地伸展了一下手臂,说:“等会儿就拖地,我刚回来,累死了。”
王晨蕴从房间探出头来,问怎么了。妈妈和爸爸都说没什么,你学习自己的。王晨蕴看着有些乱的客厅和地面的脚印,笑着说:“爸爸,我作业做好了,正好休息一下,我和你一起把客厅打扫一下吧,妈妈洗衣服没时间。”“唔,唔,好的呀!”爸爸的脸上有点泛红……

王晨蕴麻利地把书本,零食,棋子等等放回位置,客厅整洁了好多,接着用扫帚把大的垃圾扫进簸箕,倒入垃圾篓。刚好碰到洗好拖把的爸爸,王晨蕴伸手抓着拖把的手柄,说:“爸爸,我来拖地吧,你上一天班累了。”爸爸抓紧拖把,说:“不用,不用,爸爸不累,你去帮妈妈吧。”
王晨蕴走到卫生间,问妈妈:“我帮你把衣服送到洗衣机脱水吧?”妈妈推让着说:“不用,我快洗完了,你玩一会吧。”王晨蕴说:“我不累,老师说应该劳逸结合,我觉得学习一段时间,然后帮你们做家务就是最好的休息。”妈妈擦擦手,抚摸着王晨蕴的头发,说:“儿子不错,长大了,懂事了哦。”爸爸跑过来,笑哈哈地说:“王小胖不错,还是我们老王家的基因好!”暖暖的笑声从家里飘出……

这则温馨的故事是王晨蕴的妈妈提供的。这是一则极好的教育故事,王晨蕴在南师盐实就读三年,其父母总是配合学校教育孩子,首先重视孩子的德行养育。良好的家庭教育,一定是孩子健康成长的背景。
初中毕业后,王晨蕴在日记中深情地写道:
曾经的我像一只黄喙的雏鹰,试着探出巢穴,畏缩而新奇。学校和老师用心教授展翅的技巧,用情呵护摇晃的步伐,用爱指引飞行的方向,用温暖的目光鼓励我向人生梦想挥舞着翅膀,冲向无限的天空。盼望着,有一天,我会满载着收获和满心的喜悦,俯冲回到南师盐实,我永远的精神之源……

策划丨孟新明 瞿祝兰
文案丨宋汉仁